浚县城市管理局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8日 16:25 来源:浚县司法局 浏览次数:

浚县城市管理局

关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县委、县政府: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时期。浚县城市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部署,以及县委、县政府的有关要求,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现将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责任机制,确保法治建设的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有人落实。局党组充分发挥在全局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明确局党组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主体责任和党组书记第一责任,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始终被郑重列入党组会议的重要议事日程,与城市管理的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确保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党组书记、局长张志良同志作为单位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认真落实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组织开展述职述法活动,积极部署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健全中心组学法制度,全面总结法治建设成果,查找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措施,确保法治建设责任落到实处。全年召开2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具体问题,部署推动相关工作,将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等纳入全局干部职工学习和考核重点内容。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法治化营商环境再升级

1.优化许可工作流程,审批效率再提速。我局按照上级要求,在便民及服务型行政执法服务上,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精简程序,简化流程,在办理广告招牌设置、渣土处理审批等与群众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业务时,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先后印制发放了温馨提示单、宣传页、告知单3000余份,不断加强行政指导,做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2024年已通过鹤壁党政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不见面审批门头招牌279件,有效服务了群众。

2.普法宣传深入人心,法治氛围更浓厚。5名企业服务管家主动送法入企,深入河南鲁宏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兴盛旺海食品有限公司、渣土公司、城发公司、自来水公司等相关行业企业开展助企宣讲和法治宣传活动,并协调解决了公司存在的实际困难。

(二)强化法治保障,提升决策公信力与执行力

1.决策程序标准化,公众参与更广泛。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要求。

2.法律顾问制度化,依法行政有保障。聘请河南黎光律师事务所王永峰律师作为我局法律顾问,当好单位依法行政的参谋和助手,局法规部门及外聘法律顾问在参与本单位规范性文件编制、重大项目决策讨论、协议文件合法性审查、复议诉讼、行政执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年共审查审核重大决策5件、审核规范性文件3件、审核协议合同15件、办理涉诉事务8件、其他法律事务12件,拟定了我局行政检查文书、行政执法文书规范,出具合法性审查书5份。

(三)提升执法质量,践行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1.强化重点领域执法,城市秩序更井然。积极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环保、教育、消防、街道镇办等部门开展学校周边治理、餐饮油烟治理、餐厨垃圾治理、户外广告隐患排查拆除、燃气黑窝点查处、文明养犬等专项执法行动。

2.培训体系全方位,执法能力再提升。为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法治意识、业务能力和规范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我局通过领导领学、微信群每日一学、每日自学、军事化训练、模拟执法、案卷质量评比等形式,加强了城市管理执法人员业务知识学习能力,提高了城管队伍管理水平的规范化建设。2024年组织开展了4次执法业务培训,参加省厅、市局、县司法局组织各类业务培训9次,案件评查5次。

3.严厉查处违法行为,管理与服务并存。积极调研辖区乱摆卖现状,协调和指导商场、门店外摆和摊贩经营场所设置,采取住建部“城市管理721工作法”和服务型行政执法,设置便民点3处,引导路面流动摊贩进入划定区域规范经营,疏堵结合解决市容难题,并要求对划定的区域加强日常监管,压实经营主体职责,让城市文明与“烟火气”同行。与此同时,严厉查处燃气黑窝点、餐饮油烟排放超标、露天烧烤、非法搭建构筑物等违法行为,全年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32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4件。

4.始终将为民理念贯穿执法全过程,把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执法工作的根本标准。对城区采用网格化管理方式,各中队采用日常全面巡查与重点巡查相结合方式,按照岗位责任制加大巡查力度。各路段具体到每个执法队员,突出重点路段,“定人、定岗、定责”维护主要路段、主要路口的市容秩序。安排专人负责早、中、晚非工作时段的秩序管理,全天候无缝对接开展管理工作,尤其是黎阳桥、新华路五岔路口、民生路口、学校周边等重点部位。

5.严格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组织执法队员与沿街商户签订“门前四包”责任书,每2个月开展沿街门店“门前四包”红黑旗评比工作。发挥“路长制”作用,通过加强日常管理,不断强化市容整治,提升城市品位,将黎阳路、黄河路、新华路、浚州大道打造成了市容严管示范街,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秩序井然的生活环境。

6.在法治政府创建氛围宣传过程中,先后在2块大型显示屏、2块过路大招牌、300余面灯杆道旗、128块滚动显示屏、142个果皮箱上大张旗鼓广泛宣传法治标语,达到了较好法治宣传效果。局机关也采取悬挂条幅、张贴海报、摆放展板、制作宣传栏的形式,增添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7.加强学习法律法规,严格依法依规办事。不仅自觉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还学习城管领域的业务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工作的水平,局领导还带领全体干部职工一起学、共同学,提高法律素养。局里还在政策法规股设立“法学会工作站”、“基层立法联络点”,有工作架构、工作制度、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等。

8.严格行政执法证件申领、注销和年审。截至2024年底,我单位持有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共计107人,其中持行政执法监督证3人、行政执法证104人。

9.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我局按照县依法治县办以及信访局等部门要求,在北城门广场开展“宪法宣传周”、信访宣传、垃圾分类、禁毒、安全生产月、非法集资诈骗等活动,摆放宣传版面14块、宣传桌8张次、宣传志愿者24名,发放各类宣传彩页、小册子2000余份,使城区群众受到了良好法治教育。

10.充分发挥数字城管“天眼”远程监管作用。将城区划分为1710个万米单元网格,监控摄像头24路,与公安监控联网共享数据,对路面涉及城市管理违法行为进行远程监控联网共享数据,对路面涉及城市管理违法行为进行远程监管,把科技融入城市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效能。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原因和问题整改情况

存在的不足:1.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有待进一步落实。执法亮证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等制度实施不够全面;2.严格文明执法有待进一步推进。基层城管的规范文明执法水平相对较低,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队伍专业化、人员文明化的仍需要持之以恒;3.对执法工作中遇到的涉案物品没收处理、计算违法所得、临时建(构)筑物立即或诉讼期满拆除等问题理解不深不透。

4.业务知识培训力度仍需加强,行政执法案卷整体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产生问题的原因是:1.执法人员对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学习理解不深不透;2.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专业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3.由于新类型案件、数量不断增多,囿于相应专业水平限制,未全面对相关法律解释深入查询和学习;4.业务知识培训偏少,执法人员执法水平参差不齐,执法案卷制作质量不细,互查互学偏少。

问题整改情况:1.加强对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的学习,执法过程开启记录仪,及时将记录存储于电脑中保存;2.加强对执法人员执法规范化的培训,开展岗位大练兵大比武,认真学习《城市管理执法办法》,杜绝暴力执法;3.查询业务书籍和处罚案例,请教人民法院综合庭人员和法律顾问,对相关法律解释解读理解深理解透;4.对全局执法人员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增加频次,或就某一问题开展重点培训,执法案卷互查互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初步安排

下一步,将立足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创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工作部署,扎实提升城管执法规范化、法治化、专业

化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深化城管法治化建设。以推进城管法治建设为统领,继续加大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力度,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责任人职责,强化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积极做好相关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严格落实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

二是持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围绕“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工作目标,结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反馈问题,全面排查存在问题,明确标准规范,以创建促提升,引导和带动全县城管系统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不断展示城管执法良好形象。

三是持续强化队伍专业化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切实强短板补弱项,严把重大案件质量关,坚持重大案件集体会审,推动从严从实落实亮证执法制度、执法全过程音像记录、执法信息公示等要求。进一步规范执法办案程序,细化量化办案程序、自由裁量等工作,重点组织执法骨干集中培训法律法规和执法业务,切实提升执法办案质量。

2025年,我局以规范执法能力为切入口,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后,全局干部职工将继续做好法治政府创建和“八五”普法工作,为浚县城市管理工作插上为民、创新、廉洁的翅膀,托起公平正义的蓝天,谱写浚县城市管理新的时代华章。

浚县城市管理局

2025年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