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法治建设

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7日 16:25 来源:浚县司法局 浏览次数:

县委、县政府: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浚县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5年)》,坚持“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的发展路径,勇挑重担、扎实作为,为市场监管部门履职尽责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加强法治队伍建设。一是充分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充分发挥党组在法治政府(市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将法治建设纳入全年工作计划,与市场监管工作目标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二是全面依法从严治党。加强对党内法规制度的学习,明确党员干部的权责和行为规范,提高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对党忠诚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三是注重领导班子和法治队伍建设。将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列入局党组中心组及全体干部职工年度学习计划,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周一政治业务学习雷打不动,安排业务骨干和执法办案能手集中授课,开展不同执法领域的专题培训。2023年开展政治业务培训12期,培训1000余人次。

(二)严格依法依规决策,落实内外监督机制。一是规范党组议事规则流程。严格落实党组工作规则和“三重一大”制度实施细则要求,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切实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实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二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法律顾问,全程参与办理行政复议、诉讼案件,充分发挥推进依法行政、辅助决策、化解纠纷作用。三是认真履行出庭应诉职责。高度重视领导出庭应诉工作,支持、配合法院行政审判工作,积极履行法院生效判决。四是落实外部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高质量完成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充分尊重法院司法建议和检察院检察建议。2023年主办政协委员提案1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到了100%;收到司法建议书2份,检察建议书3份,均在规定时间内做出了整改。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狠抓安全监管,守牢市监底线。一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以防控食品安全风险为主线,开展食品安全集中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压实部门监管责任,抓好重点时段、区域、品种、产品安全监管,扩大食品抽检覆盖面,对校园及周边、农贸市场、商超等重点场所开展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安全抽检,2023年累计抽检1050批次。二是加强药化械安全监管。深入开展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健全完善药品监管档案,落实药品行业“一业一证”改革。全县122家药店、17家医疗机构全部入驻“码上放心”平台,入驻率100%。荣获河南省2022年度“两品一械”监测工作先进单位。三是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对加油站、建筑用砖生产企业等重点领域、重点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对危险化学品、电线电缆、电动自行车、“一老一小”产品等重点领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加大监管体系建设力度,完善风险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四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持续保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高压态势,组织开展超期未检特种设备、涉燃气特种设备、电梯质量提升等专项治理行动。用好96333电梯应急救援处置平台、气瓶充装追溯平台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智慧平台,建立健全日常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和证后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安全监察制度,不断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信息化水平。

(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在全省县级领域率先实现“证照联办”。投资120余万元,建立了“证照联办”网络平台,并配置4台个体智能审批一体机,开启了“电子化申报+自助领照”的新模式,大大简化了市场主体证照申办流程。2023年全县共有市场主体52243户,首次突破5万大关。二是首创“两书同送”信用修复机制。在全省第一家推行“两书同送”信用修复机制,做到依法监管与主动服务有效衔接,体现了市场监管优化营商环境的力度和温度。该项工作在“营商环境看河南”网站刊载,并作为市县亮点予以推广。三是在全省率先实现跨区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机制。在我市属首家,实现了三市四地(濮阳经开区、滑县、内黄、浚县)“双随机、一公开”协同监管,打开了跨地联合监管新局面。四是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在机关门口规划设计6间办公室,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把“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24小时自助打印和企业档案自助查询”服务站、质量服务站、12315指挥中心设立在一起,实现了群众多件事一次办,真正让“智慧化监管和贴心服务”走进民生。

(三)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加强消费维权。一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通过12315、市长热线、信访留言等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受理、协调解决各种消费纠纷,加快投诉举报件的办理速度。2023年,共受理投诉举报6164件,初查反馈率100%,办结率 100%,有效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是办结快速高效。积极缩短消费诉求办理时间,提高处理效率。对事实清楚、情节简单的,随接随办,做到简单诉求不过夜;对消费者要求到现场处理的,及时组织商家和消费者见面调解;对于一般性投诉,在第一时间联系消费者,合理安排调解时间,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三是创新宣传方式。通过举办消费维权“进学校、进社区、进商场、进企业、进农村”活动,持续不断增强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自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在浚县长丰小学举行了青少年消费基地揭牌仪式,增强学生的消费维权意识。与浚县文明办共同召开了“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命名会议,对31家示范单位进行了表彰,以示范创建推动消费权益保护。2023年我局被省局表彰为“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四)提升执法效能,推行柔性执法。一是规范执法程序。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统一执法文书,完善执法流程。参加并开展案卷评查活动,切实提升案卷质量、规范执法程序。二是加强市场监管。全面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和监管风险突出的市场问题,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紧盯“米袋子”“菜篮子”等重点民生消费领域,开展节假日、极端天气等重要时段价格监管行动;针对粮食市场、教育医疗、水电气暖行业收费开展专项督查,切实做到稳物价、惠民生、舒民心。三是开拓执法领域。在网络交易、物价、传销等领域取得了新突破。2023年3月,我局办案人员深入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异地办案,在一个月时间内,办理全局历史以来首个罚没款达310万元的传销大案。四是推行包容审慎执法模式。在不涉及安全、民生、稳定等底线的前提下,对我县规模较大、招商引资等企业采用提示、警告、约谈、首次免罚等柔性执法手段,使其安心生产、快速发展。2023年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307件,罚没款共计690余万元。

(五)创新普法方式,营造法治氛围。为促进全民学法、全民守法社会氛围的形成,建立健全“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法治氛围,提高执法成效。利用“3·15”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周”“安全生产月”“质量月”等时间节点开展线上线下普法宣传、“六进”等活动。通过摆展板、贴海报、接受群众咨询以及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和守法自觉性。2023年来,累计开展食品、药品、化妆品、特种设备等不同领域普法活动共20余次,累计制作宣传展板50余块,接受现场咨询2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

三、2024年工作打算

(一)抓特色出亮点,迈上市场监管新台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扩大个体智能审批一体机覆盖面。同时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将“电子化申报+自助领照”、商事登记“现场办、自动批、秒拿照”的新模式在全县推广开来。深化“两书同送”信用修复机制在实际执法过程中的应用,继续扩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范围,进一步推进跨区域、跨部门监管。

(二)守底线保安全,拧紧“三品一特”责任链。严格按照“四个最严”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紧迫责任感,压紧压实安全责任。完善食品安全风险会商、定期调度、挂牌督办、信息通报等制度机制。推进药品安全专项整治长效化,围绕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开展多层次检查,集中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不断强化监管能力。以日用消费品、消防产品、农资产品、重点工业生产资料为重点,深化开展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纵深推进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重点场所非法使用电梯、高风险大型游乐设施等隐患排查行动,推动特种设备隐患动态“清零”。

(三)抓规范提能力,展现执法队伍新面貌。深入推进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保证每个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程序合法、处罚适当,进一步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继续开展各类专题培训、能力测试、案卷评查等活动,全面贯彻落实服务型行政执法方式,大力推行行政指导融入行政处罚制度工作,有效提高全局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

2024年,我们将在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场监管工作大局,牢牢把握职责定位,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激情和更加奋发的姿态,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努力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为建设法治浚县持续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1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