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政〔2024〕6号 浚县人民政府关于明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4年重点工作责任单位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予以分解并明确到各有关单位。各镇(街道)、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逐项细化、量化责任目标,制定具体方案,明确责任领导、时间节点、主要措施,务求工作实效。各镇(街道)、各单位分别于今年6月25日、9月25日、12月25日前向县政府办公室报送落实情况报告。县委县政府督查局将对各责任单位的落实情况进行通报,并适时就有关工作组织开展督查。
附件: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责任分工
2024年5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责任分工
一、聚焦扩大投资畅循环,厚植经济增长新优势
1. 开展招商引资提质行动,坚持大员上阵、全员招商,突出招大引强,健全“五专”招商机制,聚焦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综合运用上门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协会招商、乡贤招商等方式,着力招龙头、引链条,促进产业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深度耦合。
责任单位:县商务局
2. 跟踪对接千味央厨食品加工、贵州茅渊酒业灌装基地、上海集佰宠宠物食品等签约未落地项目,盯紧盯牢深圳天玉煌酱酒生产基地、海南企泰海峡两岸智能智造产业园、江苏润泰快充锂电池全产业链等重点在谈项目,并持续抓好外资外贸工作,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引导县域企业拓展外贸业务,确保全年新签约、新落地超亿元项目60个,到位省外资金79亿元以上。
责任单位:县商务局
3. 开展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年活动,滚动推进“三个一批”,着力推进总投资333.1亿元的39个重点项目,其中省、市重点项目13个,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年内新开工项目50个以上,竣工项目30个以上,完成投资70亿元以上,项目转化率保持全市前列。
责任单位:县发改委
4. 紧盯国家、省市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抢抓国家增发1万亿国债机遇,动态谋划、储备、申报项目,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责任单位:县发改委、财政局
5. 严格落实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措施,确保排名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责任单位:县发改委
6. 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完善“五位一体”动态调整机制,常态化开展政企恳谈会和大调研大走访大宣讲,强化产融、产销、产学研等“六项对接”,推动纾困帮扶向“三化改造”“六新突破”“双招双引”等专业化服务拓展,打造企业服务“3.0升级版”,尤其是持续开展“浚企进丹尼斯”、“浚材浚用”产销对接等活动,帮助企业扩大产品销量。
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发改委
7. 优化要素供给,年内完成2000亩土地报批工作,实现熟地等项目、拿地就开工。
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
8. 加强政金企对接,鼓励金融机构推出差异化、个性化产品,年内新增贷款15亿元以上。
责任单位: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9. 抓好升规纳统,新增“四上”企业35家以上,入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50个以上,做到应入尽入、应纳尽纳。
责任单位:县统计局、发改委、交通运输局、住建局、房产服务中心、工信局、商务局
10. 在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的基础上,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改善性消费、升级性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适时举办家电、商超、商品房等促销活动。
责任单位:县商务局、房产服务中心
11. 抓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改造提升乡镇物流站点、乡镇商贸中心,支持发展即时销售、智慧商店等新零售。
责任单位:县商务局
12. 提档升级一刻钟生活圈,推动智慧服务设施、新型商业模式进社区。
责任单位:县创城办、商务局
13. 加快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多样化发展,培育一批网红主播,打造一批国货“潮品”,申报一批“美豫名品”,推动本地产品上网“出圈”。
责任单位:县商务局
14. 依托浚县古城,大力发展夜游、夜演、夜娱、夜食、夜购、夜宿等“夜经济”,激活多元化夜间消费市场,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
责任单位:县文广旅局、古城保护建设服务中心、商务局
二、聚焦产业培育调结构,实现转型升级新突破
15. 深入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力争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亿元、税收7000万元,争创省经济技术开发区。
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发改委、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16. 依托李子园乳饮品、品鲜壹百、科饶恩、鲁宏建材、特创生物科技等龙头企业,引进培育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增强企业间的关联性、互补性,尤其是以休闲食品、冷链食品为重点,加快布局预制菜、中央厨房等新业态,将田间地头和市场餐桌紧密连接,建立“产、购、储、加、销”一体化现代食品全产业链条,打造豫北最大的预制菜生产基地。
责任单位: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工信局、发改委、商务局
17. 整合零散家居企业,搬入开发区集聚发展,促进传统家具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变,打造全国最大的建材门窗生产基地。
责任单位: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18. 围绕膜袋类制品、一次性餐具、农用地膜等领域,发展壮大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年底前总产能达到30万吨,打造全省最大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生产基地。
责任单位: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19. 重点建设千味央厨食品加工、京东预制菜产业园等产业项目,确保快建设、快投用、快达效,其中,台湾食品产业园项目5月份调试生产,京东预制菜产业园项目5月底前全部竣工,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生产基地二期项目6月底前投入生产,六鹤药业卫消产品项目9月底前全部投产。
责任单位: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20. 深化“亩均论英雄”评价,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土地、厂房盘活整治行动,加快开发区企业腾笼换鸟,重点盘活超汇、美华、河南老窖、油磨坊等企业,推进解决兴鹤电子、淇河酒业、安贵研发楼等遗留问题,力争新盘活闲置低效土地200亩、厂房15万平方米,提升开发区亩均投资和亩均效益。
责任单位: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自然资源局
21. 加快物理空间再造,重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智能家居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力争6月底前新交付标准厂房27万平方米,同步开展招商工作。
责任单位: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22. 完善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九横十纵”路网体系,打通海河路等断头路。
责任单位: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23. 加快集中供热管网扫尾工作,实现企业供热全覆盖。
责任单位: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24. 提档升级白寺现代物流开发区,做强电商快递、冷链物流、云仓集散、医药物流“四个板块”,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亿元、税收3000万元,全力打造现代物流示范县,确保开发区高质量考核取得先进位次,争创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国家级物流枢纽。
责任单位:县白寺物流产业园区
25. 加快建设司机之家、顺丰冷链物流产业园、韵达傲智仓储物流园、智慧冷链综合物流园等项目,争取早日建成投用,其中,司机之家上半年全部竣工,顺丰冷链物流产业园年底前一期竣工、二期主体完工。
责任单位:县白寺物流产业园区
26. 紧盯河南邮政豫北分拨中心、日日顺智能物流设备制造、华北进口水果集散基地等在谈项目,争取尽快签约落地。
责任单位:县白寺物流产业园区、商务局
27. 聚焦京东、顺丰、极兔、韵达等已落地头部企业,加强全方位、多领域合作,争取其区域结算中心、电商中心、运输基地、冷链基地等落地园区,促进园区多元化发展。
责任单位:县白寺物流产业园区
28. 加快快消品企业区域集散配套中心建设,吸引更多企业到园区建设货物集散中心,打造绿色高效、智能共享的云仓配送体系,建成“县域集货、云仓集单、数据互通、统仓共配”供应链布局,争取德邦物流、格力等企业云仓设在园区。
责任单位:县白寺物流产业园区、商务局
29. 强化电商主体培育,引进奏凯科技、豫小满供应链等知名电商企业和头部直播机构,打造豫北电商直播基地,构建“云仓+电商+快递+产业+培育”体系,促进其与工业企业、农业企业融合发展。
责任单位:县白寺物流产业园区、商务局
30. 鼓励鑫梦舞舞蹈鞋、万邦农产品物流等企业在园区注册,增加园区发货单量,尤其是依托快递进村项目,带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上行,实现以三产带二产、以三产促一产。
责任单位:县白寺物流产业园区、商务局
31. 谋划实施亚庙湾生态公园、污水处理厂、排水防涝等项目,开工建设纵五路(韵达东侧)、支二路、冷链项目北侧道路等3条道路,实现园区道路相通、管网相连,为企业后期运营提供坚实保障。
责任单位:县白寺物流产业园区
32. 严格对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紧盯《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的8个大项216个评分点,进一步查漏补缺、整改提升,持续提升景区配套设施和文旅服务水平,年底前完成景观质量评定专家验收,力争进入国家创建排队序列。
责任单位:县文广旅局
33. 重点建设古城西北片区封闭运营、北仓口街和东后街肌理修复、浮丘山南部森林公园、大伾山文化景观提升、西南城墙闭合等27个项目,谋划实施琵琶岛搬迁安置、黎阳仓遗址文化保护展示提升、儒商文化园、大运河东榆柳闸等21个项目,以重点项目实施促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
责任单位:县文广旅局、古城保护建设服务中心、水利局,卫溪街道
34. 围绕“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市井气息、丰富古城业态”目标,加强特色形象店管理运营,新建一批高端民宿、西式餐厅,盘活文庙、老电影院、运河博物馆等闲置资产,传承培育一批“浚县味儿”特色小店,加快开发一批文创产品。
责任单位:县文广旅局、古城保护建设服务中心
35. 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文物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打造一批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展示项目,构建“全年不分淡旺季、全天不分黑白天、全域不分景区点”的旅游新格局。
责任单位:县文广旅局
三、聚焦建管并重增内涵,展现城镇建设新面貌
36. 坚持景城一体理念,统筹抓好城市更新和城市创建,谋划实施智慧停车、市政道路、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拆迁安置、垃圾处理场综合整治等城市提质项目30个以上,尽快补齐短点、疏通堵点、消化痛点。
责任单位:县创城办、城管局、住建局、房产服务中心,各街道
37. 投资5.54亿元,实施“332121”工程,即新建新华路(衡山路—永济大道)等3条市政道路,改造云溪路(八一路—新永定线)等3条老旧道路,打通建设路(双城路—八一路)、科技路(前寺庄村)2条断头路,改造北关街道路两侧立面,建设卫河大桥、跃进桥2座桥梁,新建八一路排水防涝工程。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38. 从住房、小区、街区、城区四个维度出发,突出安全韧性、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对城市短板弱项进行全方位排查,做到先体检后更新。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城管局、房产服务中心
39. 加快“第四代”住房和绿色智慧建筑发展,开展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建设行动,因地制宜建设地下空间。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
40. 完善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更新改造老旧管网,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责任单位:县城管局、供电公司
41. 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彩化行动,加快浚州大道、衡山路等5条城市及黎阳廊道、滨河文化公园等景观节点建设,建成一批街头游园、便民绿地、城市绿道。
责任单位:县城管局
42. 深入开展“城市四治”,加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环境卫生等治理,抓好规划区内自建房管理,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责任单位:县城管局、住建局,各街道
43. 用好“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编制完成县、镇国土空间规划和实用性村庄规划。
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
44. 持续实施小城镇建设提速提质行动,加快城乡要素“九个一体化”发展,推动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村镇延伸覆盖,抓好“五强”“五优”创建,大力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重点实施屯子石雕产业园、善堂花生现代农业产业园、新镇优质蔬菜产业园和王庄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增强小城镇服务“三农”、连城带村作用。
责任单位:县卫健委、教体局、住建局,各镇(街道)
45. 加快推进国道107东移改线等项目,配合做好安罗高速建设、304濮鹤线改建等工作,确保通武线浚滑段升级改建项目、内罗线改建项目全线通车,构建“外成环、内成网、多放射”的交通路网体系。
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46. 高标准实施美丽乡村路和屯白线屯子段、三李线白寺段等25公里农村公路改建工程,以及屯白线荆寨桥、白大线大郭村桥、同山桥等6座桥梁新建改建项目,争创省级“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确保绿色低碳交通区域性示范项目通过验收。
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四、聚焦“三农”工作固根本,树立乡村振兴新标杆
47. 扛牢粮食安全重任,围绕“单产创新高、高产扩规模、农田高标准”要求,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融合共促。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48. 加快推进3.5万亩高标准农田灾后重建、2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在全市率先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49. 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
50. 全力抓好良种繁育,重点推进小麦玉米高产品种繁育种植、谊发牧业豫农黑猪和鑫林牧业黄淮肉羊育繁推配套工作,确保小麦制种面积保持15万亩以上,畜牧业产值达到28亿元以上。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51. 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六清”、治理“六乱”,推动村庄清洁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镇(街道)
52. 以“黎阳古城”“金色田园”和美乡村组团建设为抓手,打造“2+22”乡村建设示范带,以点带面、连面成片,年底前建成和美村庄及美丽村庄60个、洁美村庄219个,争创国家美丽宜居村庄、省级美丽小镇各2个。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各镇(街道)
53. 加快实施乡村振兴PPP、美丽乡村试点、农村供水“四化”等项目,确保年底前全部完工,挂牌命名“五美庭院”5000户,创建省级卫生村90个以上,争创省级乡村建设示范县。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卫健委、农业农村局、水利局、妇联,各镇(街道)
54. 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弘扬敦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风。
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各镇(街道)
55. 依托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梯次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布局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益农,年内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以上,争创优质花生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善堂镇
56. 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申报绿色食品3个以上。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57. 做足做好“土特产”文章,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等家庭经营项目,打造一批产业发展典型村。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58. 提升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水平,健全专业化社会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60家以上、新型职业农民300名以上。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59. 围绕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60.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产业帮扶、就业帮扶、金融帮扶等工作,探索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责任单位:县乡村振兴局
五、聚焦生态文明抓环保,擦亮绿色发展新底色
61.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强化“六控”措施,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确保PM10、PM2.5浓度持续下降,优良天数比率持续提高。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浚县分局
62.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快实施黎阳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浚内河水体净化等项目,狠抓黑臭水体整治,加快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确保地表水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浚县分局、县水利局、城管局
63.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源头管控,确保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浚县分局
64. 深入开展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加快实施森林乡村建设、生态廊道提质、农田林网建设等六大工程,完成营造林6400亩,创建森林村庄100个、“园林式单位”100个,争创省级森林城市。
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
65. 高标准推进废弃矿山生态治理,谋划实施屯子镇、白寺镇、小河镇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浮丘山地灾除险工程。
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屯子镇、白寺镇、小河镇
66. 接续开展冬春水利建设会战,加快实施总投资22.6亿元的53个水利项目,夯实水治理能力基础。
责任单位:县水利局
67. 严把“两高一危”项目准入关,持续压减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大力发展新能源,抓好中广核共享储能、生物质固废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
责任单位:县发改委
68. 开展传统产业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打造一批“超级能效”和“零碳”工厂。
责任单位:县工信局
69. 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现分类投放、收集、处理。
责任单位:县城管局
70. 全面推行绿色办公、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创建一批绿色机关、校园、社区。
责任单位:县机关事务中心、交通运输局、商务局、教体局
六、聚焦改革创新添动能,激发县域经济新活力
71. 纵深推进“放管服效”改革,完善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机制,提升“有诉即办”“免证可办”“免申即享”等服务水平,启动新政务服务大厅建设。
责任单位:县政务服务和大数据中心
72. 深化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提升专业化管理运营水平。
责任单位: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白寺物流产业园区
73. 推行工业用地“承诺制+标准地”出让,探索“定制化”供地等新模式。
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
74.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动投融资平台向产业化、市场化转型。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75. 抓好国有“三资”清查处置与管理,最大限度盘活存量、提升效益。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76. 深化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改革,规范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健全激励约束管理制度,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77.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的路径。同时,持续深化事业单位、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改革。
责任单位:县委编办、卫健委、教体局、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农业农村局
78.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49项举措,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工信局
79. 深入实施科技企业提质工程,探索校企、院企协同创新模式,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链条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确保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
责任单位:县工信局
80. 加快创新型企业、创新平台梯次培育,建设生物基可降解材料科研中心,全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专精特新企业各3家以上,力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突破。
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81. 持续实施“兴浚英才”计划,落实“1+N”人才引进政策措施,外引内培创新人才。
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人社局
82. 深化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中小企业,争取培育智能车间5个以上。
责任单位:县工信局
七、聚焦改善民生防风险,满足群众生活新期盼
83. 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4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8000人以上,提高劳动者持证率、就业率、增收率。
责任单位:县人社局
84. 用足用好线上线下就业服务平台,强化稳岗扩岗政策支持,统筹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56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00人以上。
责任单位:县人社局
85. 严厉打击恶意欠薪等违法行为,保持欠薪动态清零。
责任单位:县人社局
86. 实施社会保险扩面攻坚行动,拓展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场景。
责任单位:市社保中心浚县分中心
87. 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6%以上。
责任单位:县医保局
88. 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三孩”生育配套支持措施,统筹做好慈善事业、优抚安置、志愿服务、儿童福利等工作。
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卫健委、退役军人事务局、文明办
89. 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加快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等服务设施,加快家庭适老化改造,谋划建设紫金湖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项目。
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卫健委
90.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做好问题楼盘化解工作,多措并举消化存量商品房。
责任单位:县住建局、房产服务中心
91. 稳妥推进善化山殡仪馆建设,提高殡葬服务便捷化、专业化水平。
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屯子镇
92. 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公办在园幼儿占比。
责任单位:县教体局
93.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实施浚县一中伾山校区、霄河路小学综合楼、教育信息化建设等10个项目,补齐教育设施短板。
责任单位:县教体局
94. 加快建设新永基教育城项目,打造从小学到高职高专的一贯制教育体系。
责任单位:县教体局
95. 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快建设县医院提质升级及老年养护院、伾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期等项目,争取县医院通过省级三乙医院评审验收、妇幼保健院创建二级甲等专科医院。
责任单位:县卫健委
96.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健身路径12套、社会足球场34个。
责任单位:县教体局
97. 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一体推进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活化展示。提升民俗文化节,叫响“老家河南、浚县过年”节会品牌。深入开展文化惠民三下乡活动,举办公益展演30场以上,新增文化合作社50家以上。
责任单位:县文广旅局
98. 持续抓好不良贷款清收、非法集资隐患排查等工作,把金融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责任单位: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99. 扎实做好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禁止变相举债、虚假化债行为。
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100. 严格落实防汛“123”“321”工作机制,做好巡堤查险、应急抢险、紧急避险等工作,谋划实施一批河道疏浚、堤防加固、蓄滞洪区治理项目,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应急管理局
101. 深化“三零”创建,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五个一批”专项行动,推动“六查一打”等落地落实,促进安全生产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
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应急管理局
102. 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推进网络社会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决守牢社会稳定防线。
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公安局、信访局
链接:浚政〔2024〕6号《浚县人民政府关于明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24年重点工作责任单位的通知》政策解读